腰间盘突出症有哪些病理分型?
由于腰间盘突出后纤维与后纵韧带破裂程度的不同,使其病理分型至今未取得一致意见。早在1962年,宋献文等将腰间盘突出症分为完整型、骨膜下破裂型、椎管内破裂型。1981年,陶甫等又重新提出成熟型(59%),幼弱型(22%)和中间型(19%)分类法。1989年,周秉文等结合临床实践和以往分型,认为Spangler(1982)所用分型,即凸起型、破裂型和游离型较简单,且接近临床病理形态。
(1)凸起型:纤维环内层破裂但表层完整,因髓核压力而局限性凸起,突出物光滑呈半球形。经牵引、推拿、休息后,可变平缩小。绝大多数保守疗法治愈的病例多属此型。
(2)破裂型:纤维环已破裂,突出的髓核及纤维环仅有后纵韧带扩张部或纤维膜遮覆。突起物高低水平,轻轻划破表面纤维膜,突出的髓核及变性的间盘组织即呈菜花样膨出手术患者多为此型。
(3)游离型:破裂突出的间盘组织或碎片,离开突出位置游离到椎管中,可压迫马尾神经,导致突出平面以下感觉、运动丧失。临床病例较前两种为少。
椎间盘突出的病理形态,与选择治疗方式有密切关系。
以上就是关于“腰间盘突出症的病理分型”的简要介绍,如有出现腰间盘突出症的症状,建议您及时进行科学检查及治疗,以免给您的健康带来危害。广州骨科疑难病医学研究院在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等骨病问题上,汇聚了临床较为丰富的主任医师团队,希望可以帮助到您。最后,假如您还有什么疑问没有得到解答,欢迎在线咨询骨科专家,相信他们会给各位一个满意的答复。
本网站信息仅提供给您作为健康参考,请勿将它作为诊断或治疗的唯一依据。
Copyright 2011 - 2021 m.hexieguke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备案号:粤ICP备19158290号 粤(A)广(2020)第363号 SiteMap
友情链接:广州骨科疑难病医院研究院 广州和谐医院骨科 广州骨科医院